数据源:心理学家李伟堂博士
小朋友在幼儿园期间,由N班到K3也有四年的时间,他们也会认识到一些朋友,有他们的朋友圈子。但K3暑假过后,升到小学却突然完全不一样了,或者可能有一两位同学是同校升小,但亦可能在不同班别,因而造成忧虑及不快。
当然,有些小朋友升上小一认识新朋友便忘记了幼儿园的好同学,但有部分可能因为他的社交能力,真的相对比较需要时间栽培,所以他会比较关心以前幼儿园的小朋友。
家长可以保留幼儿园小朋友的联络方法,尤其现在大多都有些幼儿园家长群组。当小朋友9月开学了,他有机会发现到不像幼稚园时,有几个朋友跟他玩和聊天,他便会开始萌生了,不喜欢上学的想法。这时候家长可以帮忙联谊一下,譬如家长可以和相熟的小朋友妈妈说:「我的儿子很想念你的儿子。」
让这两位小朋友之间还有联谊,属于一个过渡期。升上小学后,经过长一点时间,他们也会认识新朋友。但在过渡阶段,我们也想让他知道幼儿园的好朋友,其实你也是能找到他们的,他不是消失了。直至他在小学认识了新的朋友,这些他便会慢慢放开了。
但是如果除了刚才所说朋友的分离,令他或多或少会有不同的焦虑。例如小朋友真的很不想上学,令妈妈很烦扰,甚至回来后会哭,或者是不愿换校服。毕竟小一入学后,他的世界完全改变了,很熟悉的老师、环境和比较轻松的上课模式,上小学后便截然不同。
通常小朋友放学后跟你说:「我今天很想念你!」这句说话其实是魔术语,魔术语在哪里?很多家长不知道的便会直接回答:「我也很想念你。」但是他不明白小朋友放学的时候跟你说:「我很想念你。」其实已经说明他今天应该有些困难出现了。
上学其实很忙碌的,每个课堂要听课,又要做堂课,小息时也要玩,然后就是吃午餐,节目是很充实的。35分钟后又转另一位老师,又要学新东西了,其实没有空间让他坐着放空,想起爸妈。但是当不顺利的时间一出现,他第一时间便会想起爸妈,因为爸妈才是他最强大的后盾。
所以如果小朋友一放学便很主动地说:「我今天很想念你。」家长应问他:「在做甚么事情时最想念我?」那我们便比较容易知道他面对甚么的时候,可能小息没有朋友陪伴的时候?上课时老师问问题不懂得回答的时候?他听不懂的时候?这令我们更清楚知道怎样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