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锦囊

究竟是湿疹定皮肤敏感?

撰文:杨明霞中医师

踏入初秋,除了开始感受到一阵阵凉风外,也同时察觉到四周的朋友开始「身痒」,皮肤问题又找上门了!不少人因而急急求诊,并不断查询是否已患上不能根治的湿疹。虽然湿疹本身就有不同类别,但从发病机制来看,与皮肤敏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究竟皮肤敏感与湿疹又应如何识别呢?湿疹又是否这样可怕呢?

1. 病发的原因

湿疹 (eczema) 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炎,不具传染性。中医称湿疹为「湿疮」,是很常见的皮肤病。湿疹的内在因素包括体质、情志和腑脏功能失调,而外在因素则包括风、湿、热阻于肌肤。「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人体的正气虚弱,自身免疫系统功能低下,风湿热邪浸淫于肌肤,便会形成湿疹或加重湿疹。

而皮肤敏感又称荨麻疹,发病与某些食物敏感或接触物有密切关系,常见的皮肤敏感有两类,包括接触外来物的刺激而引发肌肤的过敏,例金属、尘螨和化学物质等致敏原。第二个原因是食物敏感所引发不同程度的皮肤敏感问题,而出现红斑、干燥和脱皮等状况,痕痒之余更会有抓到「一挞挞」的情况。

2. 患处外形的不同

在皮疹的形态方面,皮肤敏感一般会在患处出现泛红,甚至风圑,搔抓后会加剧。急性期的湿疹会出现红疹、渗液和出血等情况,慢性湿疹则会出现角质层增厚,表面凹凸不平,不经搔抓亦会出现干燥,甚至干裂的情况。这些增生的角质层一但被抓脱,除了会出血外,更会出现渗液的情况。而且,湿疹可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例如耳、头、面、手、脐部和小腿等地方,但却对称分布,患者会感到非常痕痒,当用手搔痒时常引致皮肤糜烂、渗出疮液甚至含浓,而且反复发作,使皮肤表面变得粗糙,疮痂隆起。

 

3. 治疗方法殊途同归

皮肤问题主要与风、湿、热三种邪气有关,特别是湿邪,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由于患者先天禀赋(即先天赋予的体质因素)不耐,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又兼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患者的体质一般属于先天性脾胃虚弱型,当进食过量辛辣和虾蟹海鲜等高刺激性的食物,又或于夏季大量进食生冷食物,以致湿毒困身,便容易引致脾脏运化失常,增加患上皮肤敏感的机会。

所以,戒口对皮肤问题的治疗十分重要。皮肤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应禁食「发物」。「发物」是指能诱发皮肤病患者出疹,病情加重的食物,发物主要包括海鲜类、牛肉、甜食、辛辣及酒等食物。病者亦应避免各种刺激皮肤的因素,例如抓痒、用碱性强的肥皂、冲凉液或过热的水洗澡,另外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患湿疹的地方及做出汗太多的运动等都会对湿疹有纾缓作用。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