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锦囊
8 月 2024
撰文:香港注册心理学家 程卫强
婴儿约在九个月开始,孩子变得异常痴身,即使妈妈上洗手间,也可能会显得非常的焦虑,抱紧妈妈不放,甚至放声大哭。
分离焦虑可以引申出两种不同的反应。在某些情况下,与照顾者分离时,婴儿会出现寻求依附的行为,如抱着妈妈不放、用尽方法找寻妈妈、或不论妈妈到那里就爬到那里等等(Ainsworth, Bell, & Stayton, 1971);分离亦可能会衍生出绝望、对抗、分离(Detachment)等行为,视乎分离的时间(Bowlby, 1960; Robertson & Robertson, 1989)。
孩子面对分离的反应,亦会因应不同的环境而有所改变,例如在熟悉的家居环境中,较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孩子会出现较少的忧虑感(Ross, Kagan, Zelazo, & Kotelchuck, 1975)。
在孩子约七个月时,对象恒存概念开始出现,他们明白即使看不见某人或物,不代表他消失了。当孩子能够建立这个概念,他们的分离焦虑会相对降低。若妈妈能够经常与孩子沟通、表示出对婴孩的正面情绪及感觉、并给予适当刺激及协助者,孩子较易掌握并应用对象恒存概念于对象及人身上(Chazan, 1981)。
协助孩子协助分离焦虑,需要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与照顾者发展出亲密的、依附的情感关系(Attachment),并待孩子本身的发展成熟,方能凑效。以两岁的幼儿来说,他们能够以照片来缓和他们与照顾者分离的愁情(Passman & Longeway, 1982);三岁的孩子甚至可以于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下,在祖父母家过夜。
孩子能否培养出此等「能耐」,取决于照顾者与孩子能否建立出紧密的情感关系,当相互间的关系得以建立,孩子可以透过想象父母的形像,及回忆父母的爱,以安抚他们因分离而出现的焦虑感(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Barbara M. Newman, Philip R. Newman, Wadsworth,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