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家长锦囊

价值观教育——同理心

家长锦囊

system

撰文:卓王咏诗博士

 

最近,天气不稳定,经常落雨。我在等巴士期间,遇见一班中学生排队上车,赫然发现有一位女同学没有带遮,非常狼狈,我连忙与她分享我的雨伞。他们是穿着同一学校的校服,可能彼此不太认识,但看见同校同学如此狼狈,为何没有一位同学愿意跟她分享雨伞?这令我想起从小建立同理心的重要性。  

 

1.  同理心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他在《EQ II:工作EQ》一书中指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是以同理心为基础,可以试着从察觉他人需要及关心对方的看法等原则为出发点,了解他人观点,认知他人情绪与响应对方的感受,同时提高个人的同理心。意即同理心强,人际关系比较好,相反亦然。

 

2.  认知他人情绪

 

透过换位思考,体会他人情绪和想法,才能站在他人角度理解与处理问题。我们要从小教育儿童先认识自己的情绪,亚洲人的小区较为内敛,除了开心不开心以外,还有很多不同的情绪。从小向儿童灌输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却有适当及不适当的处理情绪方法。例:可以愤怒,愤怒时可以向人倾诉,但愤怒时打人便是不恰当。从小认识自己的情绪,也会较容易体会他人的情绪,慢慢培养同理心。

3.  察觉他人需要

 

处于密集的香港,各人也很忙碌,经常垂下头打手机,较少留意身边人和事。儿童从小认识自己及他人的情绪有助长大后察觉及敏感于他人的需要。

 

笔者相信小朋友从小培养同理心非常重要。最近教育局提倡价值观教育,当中包括:同理心。各人从小培养理解他人的感受及需要,设身处地明白他人,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参考书籍:

丹尼尔.高曼(1998) 《EQ 2: 工作EQ 》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分类
家长锦囊

讲故事有助语言发展 如何提升小朋友叙事能力?

家长锦囊

system

撰文:言语治疗师王雅恩

儿童透过说故事,可以学习如何把他们学到的词汇组织成句子,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和语言发展。不过,有不少家长引导孩子说故事时,往往无从入手。以下是一些小秘方,有助提升小朋友的叙事能力。

 

1.  选择适当的故事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孩子的故事说得好,家长第一步必须选择适合孩子的图书。根据 2006 年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供幼儿阅读的图书内容应该健康有趣、人物造型生动和插图能清楚展现主题。


选择图书时,家长应留意内容是否适合孩子的兴趣和生活。另外,家长宜先由情节简单和重复性句子较多的图书开始,帮助孩子掌握和运用故事中的句子。随着孩子长大后,家长可选择内容情节较复杂的图书。故事的题材可多样化,以增进孩子对外界事物的探索。

2.  从模仿中学习

大部分的孩子不但喜欢听别人说故事,也喜欢说故事给别人听。不过,部分家长可能过于心急,于是买了一些图书回来后,便督促孩子快点说故事,结果反而令孩子对说故事失去兴趣。倘若孩子未能掌握叙事结构,即使家长如何督促孩子,孩子也不会说到一个好的故事。因此,家长应先让孩子从模仿中学习。家长给孩子读完一个故事后,可以告诉孩子接下来换他说故事,提醒他要把故事里发生的事情按顺序讲出来。

当孩子说故事时,家长应鼓励孩子用完整的句式,并对他们的故事作出响应。例如,当孩子用较短的句式来说故事时,家长可以替他们延长句式,在他们的说话中加上新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再说一遍。例如孩子说︰「冰冰拿走了大苹果。」家长可以尝试将句子扩张成「冰冰拿走了最大的苹果」,并请孩子仿说一遍。

如果孩子一时记不清楚故事细节,家长可以给适当的提示孩子,例如可以指着图画提醒他,或者利用问题来引导他。当孩子讲完后,家长应赞赏他付出的努力。如果孩子在提示下,仍未能复述故事内容,家长可帮忙他说出他忘记的那一小段,再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分类
家长锦囊

小朋友爱与父母同床 5大方法助小朋友过渡至独自睡觉

家长锦囊

system

撰文︰家庭动力婚姻及家庭治疗师方月玲

天气开始热起来了,夏天即将来临,这除了是孩子戒片的好时机外,也是准备让他们独自睡觉的好机会。很多时候,新手父母也会认为孩子年纪还小,不放心让他们独自在睡房中睡觉。结果,孩子一出生后,便与父母同床而睡或是同室而睡。久而久之,孩子的睡房变成杂物房或爸爸独睡的地方。

 

当然,父母也会感到与孩子同房同睡的「苦况」,包括不能在房中闲话家常、睡觉时转身也怕影响孩子,令一家人不能有各自的空间,好好休息。

 

孩子独睡 培育成长

 

当孩子长大了不少时,父母也开始商讨是否要让孩子单独而睡。究竟甚么年纪的孩子才适合独自睡觉呢?笔者见过不少的家庭,有些孩子从出生起便独自睡觉,也有一些孩子到了12岁,仍与妈妈一起同床睡觉,而爸爸也独睡了 10 年以上。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因为不同的原因或理由,而要安排孩子与父母同房或同床而睡。究竟与孩子长期同床而睡,是否会影响夫妻关系?无论你家中的情况如何,相信如果孩子能单独睡觉,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独立能力及责任感,都是正面的。

 

以下有几个方法,或许能协助孩子由与父母同床同房,顺利过渡到单独而睡:

1. 让孩子参与设计自己的房间

透过参与挑选自己喜欢的床、床单、墙上的图案或灯饰,孩子对于这个转变会变得雀跃,也能以正面的态度来面对与父母的「分离」。

2.  让孩子选择陪睡的对象

孩子喜欢与父母同睡,同时表达了他们情感上对父母的依附。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有着情感依附的需求。如果能把部分对父母的情感需要,转移到一些对象上,也可减低孩子独睡的焦虑。让孩子选择陪睡的对象如毛公仔、手帕、揽枕等,也会令孩子比较安心单独睡觉。

 

3.  在孩子房间午睡

在初期,可先让孩子在自己的房间午睡,让他熟习新的环境,慢慢地便容易接受是自己拥有的新天地。

 

4.  父母行动一

有时候,并不是孩子不愿意独自睡觉,相反是父母不舍得与孩子分离。如果父母一致同意安排孩子独睡,便要互相支持,行动一致。

 

5.  坚持再坚持

要孩子独自睡觉,除了对孩子来说是新的体验,父母也要调节适应。在过程中,难免会有些挑战或想放弃的时候。只要家长明白这是必然的过程,自然可以互相支持及坚持。只要父母也以正面的态度、平常心面对这个转变,孩子也会欣然接受这个对他成长发展有好处的改变。

分类
家长锦囊

改善小朋友做事「慢吞吞」的态度

家长锦囊

system

数据提供:心启晴专业辅导学院李伟堂心理治疗师

 

其实很多时比较心急的父母都容易有一个做事「慢吞吞」的小朋友,例如女孩子睡在床上,妈妈叫她:「起床了、换衣服…」,但她继续睡在这里,心急的妈妈就忍不着看时钟说:「不行了」,于是便拿出衣服、饰物,就算她仍躺着,也会主动抬起她替她换衣服,又会抱起她为她刷牙。在这个过程,这个女孩子就学了一样东西,就是发觉原来继续躺在床上没任何响应,最后妈妈还是会帮她完成所有东西,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奖励」,我们所说的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所以很多时我们都想,是时候要孩子做快点,要她自己完成,而不是妈妈在旁边不断叫她,甚至忍不住帮她完成,这一刻两方面都遇到大挑战。第一,妈妈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怒气,毕竟她不是一次、两次,可能过往的经验都深深烙印在妈妈心里,所以妈妈一想到明早一起床便要花上不少时间唤醒女儿,可能心里已经很烦躁、不耐烦,抱着不耐烦和烦躁的心情,其实是很难给空间让女儿自己穿衣服,所以第一样妈妈要学习调节自己,甚么叫调节呢?第一件事跟自己说:「我们重新开始吧。」

第二是,女儿学会躺在床上不动一段时间,妈妈最后都是会帮她,所以对女儿来说,为了让她容易一点做,妈妈要控制自己不要生气,给空间她换衣服,二来家长要给她一点奖励,例如未来的一个星期称为「自己起床周」能够在20分钟内起床、刷牙,那么她就有一点奖励,可能是一些糖果或可多玩5分钟玩具等,于是女儿的动力又大一点,妈妈又给予女儿空间,最后女儿就能够慢慢做到。

 

当所有小朋友吃完蛋糕后,便开始一起玩。轩仔看到诚仔有架新的玩具车,便问诚仔借来玩,诚仔亦答应了他的要求。后来,诚仔看到轩仔有一架很特别的玩具车,于是问他借来看时,结果轩仔却一口拒绝。妈妈对轩仔好言相劝,岂料轩仔大发脾气,骂妈妈只帮着诚仔,并把向诚仔借的车抛在一旁,结果场面颇尴尬。笔者再问,轩仔在多大便开始出现这情况呢?他的妈妈说:「其实他在 5 岁便这样,原以为当他长大后便会好转,但没料到更严重。」

分类
家长锦囊

如何善用数「一、二、三」

家长锦囊

system

撰文:张杰医生

 

不时在网上和报章上看到有关教养孩子的评论。有不少人认为现代的孩子愈来愈难控制,因为不知道为何,他们看似越来越聪明,而且性格比较自我。所以,并不会随便跟进长辈的指示。我个人比较保守,对于孩子的行为问题,我还是认为是我们成人的指导方法欠佳为主因。理论上,就算怎样聪颖的孩子,只要能够及早定立界限和规则,他们都能够好好跟随。在众多的方法下,我今天想讨论一下如何善用「一、二、三」。

 

这个方法对于幼儿特别有效,因为他们的反应只是单纯性跟从他们被告知的规则。方法就是当孩子出现不当的行为时,父母可以向孩子数「一、二、三」。如果在数完之后仍没有停止的话,父母就要作出适当的惩罚。这个方法的好处是:

 

  1. 当听到「一、二、三」时,孩子便知道父母是认真。
  2. 「一、二、三」是有时间性的,孩子并不能够采用拖延政策。比起「快啲」、「立刻」等说话来得更有用。
  3. 孩子可有时间去完成原来他们认为没有问题的行为。不会一下子太突然的感觉。

其实,在说「一、二、三」之前,父母和孩子都有所「默契」:

 

  1. 双方明白「一」、「二」、「三」分别的意义。「一」是父母不喜欢孩子不当行为,要马上停止。「二」是如果不马上停止,便会受罚。「三」是父母会马上采取行动。
  2. 没有「四、五、六」。因为应要有合理的惩罚,没有议价的空间。
  3. 父母必须用确保孩子收到父母的「一、二、三」警告。例如必须让孩子望到父母都开始数。
  4. 数「一、二、三」已经是一个较温和的做法,而且保存双方的面子,所以唯一可以停止父母数下去,就是在数「一」或之前便停止不当行为。
  5. 父母要认真地说「一、二、三」。孩子扮听不到或耍其他手段都没有效果。

 

在实行初期,双方都需要时间适应。但是父母必须坚持用坚定的态度和眼神,孩子才会明白你们的用意。这种「一、二、三」的方法可用到孩子开始懂事,例如小学的后期,因为孩子开始更加接受父母的解释和说理。我相信父母正确的指导是最有效引导孩子成长的重点。

分类
家长锦囊

比赛只有压力?3大好处帮小朋友变内心强大

家长锦囊

system

相信各位家长都听过一个词语「玻璃心」,更相信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小朋友有一颗「玻璃心」。无论是刚入校园,或是出到社会工作,每个人都会面对大大小小的竞争,如果不懂得面对,随时身心俱疲,甚至影响个人发展。家长按小朋友兴趣及意愿参加比赛,好处甚多:

 

  1. 学习遵守规则

每个比赛或是竞争性游戏,都有其规则要守,例如必需准时到达会场、提交的作品大小规格限制等等,都可以令小朋友学习到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家长亦可以从旁说明为何会有那些规则,目的是为了甚么。例如订立作品大小规格是为了公平,有时限是为了方便大家等等。

 

  1. 学习表现自己

不是每个小朋友天生都有很强的表演欲,又或是习惯展露自己的才能。参加比赛的小朋友,可以透过观察其他小朋友的行为,或是观众的欢呼声,鼓励等等,提高自信,学习更愿意表现自己。

  1. 学习面对输赢

    凡是有竞争性的,无论是比赛还是游戏,都会有输赢之分,而且很多时,冠军只有一个。当小朋友取得胜利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当鼓励,让小朋友继续保持对事物、对比赛的热情。亦可以趁这个机会,教导小朋友要学习感谢比赛中帮助过自己的工作人员、队友、朋友等等。

     

    即使不幸落败,家长亦可以陪伴小朋友一起走过失望的情绪,开导小朋友即使今次失败,表现上有甚么可取的地方,下次可以再参加等等。让他们提早明白到,即使输掉比赛,不等如一无所获。更重要的是如何总结失败的经验,为下一次做准备。

分类
家长锦囊

学好3招,想小朋友听指示其实唔难!

家长锦囊

system

「点解你咁唔听话?」、「你睇吓阿边个个小朋友几乖」,有没有觉得以上说话似曾相识?小朋友「唔听话」,是很多父母想解决又解决不了的问题。部分父母会选择责骂,令亲子关系变差,部分父母选择放手不管,但又怕小朋友「愈大愈坏」。

 

想小朋友健康快乐成长,又能够适当服从指令,其实不难,关键就在于父母手中。

 

1.不要轰炸式提出要求

 

将心比己,假如你一回到公司,上司就向你提出十个工作要求,你也会变得心情欠佳。然后你会苦恼应该先做哪件事,又可能会觉得工作太多,压力大增。小朋友也一样,同时接收过多指令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亦未必有能力分出指令的优先次序,于是索性「当听唔到」。家长应该等小朋友先完成一件事,再吩咐第二件事,而非一口气把所有要求说出。

 

2.不要用询问语气

 

有些家长喜欢用询问句下指令,例如「食完饭不如自己打扫番好不好啊」。对小朋友来说,这个不是一个指令,而是一个疑问,是可以选择不做的。如果家长是想小朋友饭后自己收拾碗筷,应该直接说「食完饭要自己打扫番」。

3.选一个大家都专心的时间

 

甚么时候提出指令亦是一个重要的学问,有时小朋友在看电视或打手机时,你提出的指令他可能根本没有听到,只是反射式的「哦」、「好」,结果当然就是忘得一乾二净。家长可以等小朋友看完电视,或直接要求小朋友给予自己一分钟时间,确保小朋友有听清楚自己的要求。此外,家长在提出要求时,亦应放下手上的其他事项,给小朋友树立与人对话要专心的榜样。

分类
家长锦囊

书写能力小训练

家长锦囊

system

撰文:婴幼儿心理发展协会心理咨询师程卫强先生

 

「他的字永远都写不到在在线,全部会『飞』的!」

「他的字都不能写在格里,通常一个字『霸』两个格!」

「他写字时经常跳行或跳格!」

「他写字时好像不够力似的,字迹浅得几乎看不到了!」

 

这是都是很多孩子在K2学习写字时的写照。孩子在书写时,需要很多能力的配合,最简单的,是小手指肌肉的力量及灵活性(精细动作)。如果精细动作训练不足,孩子可能会出现写字或执笔无力等情况。家长可如何处理和训练呢?很简单,就是从小便让他们多玩泥胶、黏土和面粉等玩意。

其次,视觉空间及眼球的控制,对抄写也有一定的重要性。一般的球类活动是极佳的训练项目,透过视觉追踪并作出击(或踢)球的动作,也是一个很天然和有趣的训练。除此之外,找不同游戏(找出两幅图画的不同之处)、迷宫游戏(先用眼找出路,然后才用笔联机)等,也对眼球的控制能力有所脾益。

 

在抄写练习中,手眼协调当然也不可忽视!抛接豆袋、钓鱼游戏、倒水练习和剪纸等,对手眼协调帮助也很大。

 

些游戏应该在甚么时候开始进行?每天需要「操练」多久?其实,当这些游戏在孩子懂得和能够玩的时候,家长便可以与他们玩了。而且,家长应以孩子的意愿为基础,当孩子不想玩时,家长便应该转换游戏,而并不是硬性要求进行多久。笔者的理念是,透过日常的游戏,孩子便可以获得一定的技巧,避免问题出现,而不是进行补救式的操练。否则,多好的游戏也会变得乏味无趣,是受苦多于享受吧!

分类
家长锦囊

如何提升小朋友词汇量? 日常生活中必做2大方法!

家长锦囊

system

数据源:言语治疗师妈妈Miss Carley

 

词汇能力分为表达和理解两种,表达是指小朋友说出来的词汇,理解是指小朋友听得懂或看得懂的词汇。

 

一般来说小朋友理解词汇量,是比表达词汇量的多。譬如一岁左右的小朋友,大概能说五个词汇,例如说爸爸、妈妈、奶奶、街街、波波这样。但他能理解的词汇,比起说出来的更多。譬如爸爸说「灯在那里啊?」,他可能能指出来。或说「你吃不吃包包啊?」、「你喝不喝奶奶啊?」、「我们去街街」,这些他也能理解和听得懂。

 

各年龄的表达词汇量程度

 

一岁:懂得说一些单字

一岁半:约五十个词汇能力、懂得用一些的单字立造成短句

两岁:可达二百至三百个

三岁:约五百至一千个表达单字的词汇

其实家长每天与小朋友对话的方式和时间,跟小朋友的词汇量亦都有很直接的关系。那在日常生活之中,可以怎样提升小朋友的词汇量呢?

 

方法1:语言环境的刺激

 

在婴幼儿时期,每日多些和小朋友聊天或玩亲子游戏、唱歌,多些亲子互动。而在过程之中,家长可以尝试用不同类型的词汇来形容小朋友的行为, 譬如小朋友玩车时,家长除了可以说名词「是呀,是车车呀」之;可能加入形容词「是呀,这辆是红色车,很大的车」;或说动词「呀!你正在驾驶车车」、「你正在坐车车。」;或说位置词「现在车车在桌子上…在桌子下」等等这些,让小朋友接触多些和懂得表达不同的词汇。

 

方法2:因应孩子兴趣

 

如孩子喜欢看书,进行亲子阅读时, 可以学习到很多词汇。另外,家长也可以按着小朋友的能力和兴趣,多些形容身边发生的事情。譬如去到超级市场,可能跟小朋友说,「这些是香蕉、苹果。」;坐车时也可以说外面的景物等。

 

如果小朋友能力可以的话,可以多些形容较早前发生的事,譬如今天早上我们到公园玩耍、踢足球,这些词汇也可以说多些。

 

对于能力再高些的小朋友,其实家长可以和小朋友可以玩词汇游戏,例如某些类别的词汇,可能比试说水果名、交通工具名、动物名等等;又或说拥有某个特征的词汇,譬如比试说有红色的食物,有蕃茄、草苺、苹果这样;或可以请小朋友联想与某个词汇相关的词汇,譬如夏天会想起甚么?我会想起雪糕、很热、下雨、游水,这些除了丰富小朋友的词汇能力外,也可以丰富他们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分类
家长锦囊

健康护脊运动 大人小朋友都适合

家长锦囊

system

 

撰文:Dr. Kong专业团队注册物理治疗师方伟筠

 

家长要避免子女养成以下不良的姿势,影响脊部发展:

 

当小朋友做功课时,应该避免侧向一边坐,因为这种姿势容易令脊部左右用力不平均,引起脊柱侧弯等脊部问题;同时亦应该保持颈部腰部挺直。

当小朋友使用计算机时,颈部亦不应过于向前倾看显示屏,因为这样会容易令颈部劳损。家长亦应提醒小朋友保持颈部及背部垂直,并选择可调校高度和配备椅背及扶手的椅子,以承托背部手和手腕。另外,显示屏亦需要置于不高于眼睛的位置。每使用计算机 30 分钟,就应该作适量的休息。

 

当搬运地上重物时,应该避免向前弯腰搬运地上的对象。首先,作半蹲姿势,须保持腰部挺直。然后,双手拿着重物,使重物尽量靠近身体。最后,用大腿肌肉站起,腰部保持挺直。

 

伸展颈部运动 

功能:有助纾缓颈部肌肉之紧张

步骤:首先,头部转向左右两边,各维持 10 秒。

   然后,头部向上下方向望,各维持 10 秒。

   接着,头部侧向左右两边,各维持 10 秒。

   整套动作每天重复 10 次。

 

伸展膞头运动

功能:有助纾缓肩膞肌肉紧张

步骤:手放肩膞,手肘向前后方向各转动 10 次。

伸展胸肌

功能:有助伸张胸前肌肉,改善寒背

步骤:紧握双手在背后,尽量提高双手,维持 10 秒。每天重复动作 10 次。

 

 

伸展腰背肌肉

功能:有助纾缓腰背肌肉紧张

步骤:首先双手放在膝头,然后向前弯腰,维持 10 秒,再慢慢回复站立姿势。

   双手撑腰,再向后弯腰,维持 10 秒,慢慢回复站立姿势。

         整套动作每天重复 10 次。

 

伸展体侧肌

功能:有助纾缓腰部体侧肌紧张

步骤:首先双手撑腰,腰部转向左右两边,慢慢回复站立撑腰姿势。

   每一个方向维持 10 秒。

          然后,举起左手向右弯,维持 10 秒,再慢慢回复站立撑腰姿势。

          举起右手向左弯,维持 10 秒,慢慢回复站立撑腰姿势。

          整套动作每天重复 10 次。